
早在8月29日,坊间就传言“证监会前主席被查”国内配资平台排名,但一直没有官宣。
直到现在,靴子还没有落地。
从他的老家浙江苍南传来消息,他的哥哥易会坦亦被带走,协助调查。
易会坦曾任工行苍南支行建兴西路储蓄所法人,退休后成为个体户,开了个小店。但“人挺彪”,常打着易会满的旗号游走,充当白手套,帮助企业融资、上市。
传闻,让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于这位从基层走出的金融巨擘,以及他四十年的金融生涯。
追溯其根源,线索清晰地指向他职业生涯中最关键的两个战场:执掌34年的工商银行,与主政五年的中国证监会。
1964年12月,易会满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。1984年7月,他从浙江银行学校(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)毕业,这所当时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家级重点中专,在金融界有着“黄埔军校”的美誉。据报道,该校培养了5000余名银行行长,为中国金融体系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。有趣的是,后来曾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的楼文龙,正担任这所学校的团委书记兼学生科长。两人的轨迹,早年便有了微妙的交集。点击查看《。
刚走出校园的易会满,在人行杭州分行担任计划员。半年后的1985年1月,他进入工行杭州分行。
在随后的13年里,易会满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勤恳的工作态度,从工行杭州分行计划处副处长逐步晋升至工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。
2000年1月,易会满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“弯道超车”。他离开熟悉的浙江老家,临危受命调任工行江苏分行主持工作的副行长。
彼时,他在工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中的排名并不靠前。
此次调任既是机遇,更是挑战;当时整个江苏省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0%,不良资产的“包袱”让江苏分行举步维艰。
面对困境,易会满果断推进坏账剥离工作,全力夯实资本基础,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压降不良贷款率。五年间,江苏分行在工行系统内的经营绩效排名实现了质的飞跃,从1999年的第9位跃升至2004年的第4位。
2005年3月,易会满调任工行北京分行行长,从此跻身中国金融的核心圈层。同年6月,他晋升为工行党委委员兼北京分行党委书记、行长。
在北京分行的三年间,易会满延续了此前的出色表现,带领分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;存款、贷款、利润等主要业务指标均稳居北京地区银行业第一位,2006年度、2007年度更在工行系统中蝉联第一,成为“标杆分行”。
三年后,易会满升任工行副行长;又过三年,时任行长退休,在内部测评中,排行第五的副行长易会满意外拨得头筹,成功升任行长,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“弯道超车”。
2016年5月,工行董事长退休,易会满接棒,出任工行董事长。
在这期间,他为工行规划了清晰的转型蓝图,推动这家资产规模庞大的国有银行实现五大转型。不仅让工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,保持了稳健发展,更提升了其在全球银行业的竞争力。
与此同时,易会满也始终关注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。他组织人员开展对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,带队前往浙江召开座谈会,深入一线听取企业的诉求。
2018年10月16日,工行率先与百家民营骨干企业签署《总对总合作协议》,通过信贷支持、债券发行、风险缓释等多种渠道,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。
2019年1月,易会满的职业生涯迎来新的转折,调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兼主席,成为证监会第九任主席。
彼时,他接手的是一个处于低谷的资本市场:A股正处于低位震荡期,市场信心极度低迷,2018年全年指数大幅下挫,上证综指一度跌至2440点,创多年新低,成交量持续萎缩;外部环境上,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,对出口企业和市场预期造成强烈冲击;国内经济增速放缓,企业盈利承压,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集中爆发,部分企业面临流动性危机;市场结构上,散户仍占主导地位,短期投机氛围浓厚,关于IPO常态化与退市制度改革的讨论从未停歇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市场对这位“银行系”出身的新主席充满期待,希望他能带领资本市场走出困境,实现稳市场、防风险、促改革的目标。
上任后的易会满,迅速展现出雷厉风行的改革风格。
2019年,他大力推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,在发行、交易、信息披露、退市等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创新,为科技创新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2019年7月22日,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交易,标志着注册制改革在A股市场正式落地。
2020年,易会满又将注册制改革从“试验田”推进至“深水区”。
在推进改革的同时,易会满也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。同年12月26日,刑法修正案审议通过,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、信息披露造假等证券犯罪的刑罚力度,真正提高了资本市场的“违法成本”。
此外,易会满还推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。核准制下的IPO存量市场审核也变得更加透明化、制度化,IPO过会率大幅提高至九成,有效缓解了企业“上市难”的问题。
为优化资本市场生态,易会满多次强调要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保持“零容忍”。
2020年12月中旬,新一轮退市新规正式落地,进一步健全了市场化、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机制,推动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,让“僵尸企业”和“问题公司”有序退出市场,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。
2024年2月,资本市场持续震荡,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之际,一则重磅消息震动金融圈:易会满被免去证监会职务。
从履新到卸任,易会满在证监会主席之位上度过了五年时光。
这五年,资本市场历经风雨,改革举措频出,易会满推动科创板、创业板注册制等改革落地,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。
2024年6月6日,经增补,易会满担任驻会副主任。这一度被视为“平稳落地”。
随着金融系统改革的不断推进,力度空前的反腐风暴也悄然展开,而工行与证监会这两大易会满曾执掌的机构,正是反腐的重点领域。
进入2025年,工行的反腐力度丝毫未减,已有六位省级分行及海外机构“一把手”级干部被查。这些“落马”干部涉及的领域,多与信贷审批、资产管理、投资银行等工行高风险业务相关,暴露出金融领域腐败的隐蔽性与复杂性。
2025年,证监会的反腐风暴持续升级,成效显著。3月21日,退休六年的原纪检监察组长王会民被查;4月30日,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审查调查;8月,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监管四处处长杨郊红被开除党籍,成为“逃逸式辞职”腐败的典型案例。
金融系统的反腐风暴,彰显了国家整治金融领域腐败、维护金融安全的坚定决心。
围绕在易会满身边的工行系、证监系,已经被带走了40多个。
据说,当年,浙江某企业通过易会满的白手套运作上市,开口就是10个亿。虽然贵,但可以确保成功。
钱程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